詐騙包裹 真假難辨,品牌簡訊識別迫在眉睫
近年來,一種被稱為「幽靈包裹」的 詐騙包裹 手法正悄悄蔓延。詐騙集團利用簡訊,假冒超商發送取貨通知,讓收件人在記憶模糊或好奇心的驅使下取貨付款,結果卻發現商品粗製濫造,是與付款金額嚴重不符的劣質品。最終,不僅消費者蒙受損失,超商、物流與電商平台也無辜遭捲入,未來發送簡訊可能會面臨信任下滑的風險。
對於每天要發送大量物流通知的業者來說,如何讓消費者明確辨識簡訊來源、避免與詐騙混淆,已成為品牌經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近年來,一種被稱為「幽靈包裹」的 詐騙包裹 手法正悄悄蔓延。詐騙集團利用簡訊,假冒超商發送取貨通知,讓收件人在記憶模糊或好奇心的驅使下取貨付款,結果卻發現商品粗製濫造,是與付款金額嚴重不符的劣質品。最終,不僅消費者蒙受損失,超商、物流與電商平台也無辜遭捲入,未來發送簡訊可能會面臨信任下滑的風險。
對於每天要發送大量物流通知的業者來說,如何讓消費者明確辨識簡訊來源、避免與詐騙混淆,已成為品牌經營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近期台股波動劇烈,4月7日開盤即重挫至跌停,讓股市氣氛一度陷入恐慌。不過,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對等關稅90天的政策訊號,4月10日台股迅速反彈至漲停。
而這種高低起伏的劇烈變動,往往會吸引許多原本只是觀望的投資小白開始關注股市。有人認為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,也有人單純被股市話題帶動,產生投資興趣,進而想開戶嘗試操作。面對這樣突然湧現的開戶需求, 證券商 的臨櫃服務常會出現排隊人潮,因此不少業者會要求客戶先進行線上預約,再透過發送簡訊的方式提醒客戶預約成功以及後續聯絡事宜。
投信投顧 業者經常透過簡訊與客戶溝通,提供市場動態、投資提醒與交易通知。然而,發送簡訊的過程中,卻也容易面臨詐騙集團偽造企業簡訊進行詐騙,誘導客戶點擊不明連結、提供個資,甚至匯款投資,導致財務損失等風險。這類詐騙手法不僅影響客戶的資產安全,還可能損害投信投顧公司的品牌信譽,讓客戶對企業通知產生懷疑。
由於一般手機號碼容易被仿冒,客戶在收到簡訊時難以判斷其真偽,這讓詐騙簡訊更容易得逞。因此,如何讓客戶能夠快速識別企業簡訊,成為投信投顧業者必須解決的問題。
無論是重要通知、商業行銷,還是與客戶的日常互動,企業都在尋找能夠快速、有效觸及受眾的溝通方式。以即將公布的114學測成績為例,2月25日考生將透過簡訊獲得成績通知。這樣的方式看似普通,卻展現了簡訊在資訊傳遞上的即時性與可靠性。對於企業而言,這不只是考生接收成績的工具,更是一種值得參考的行銷策略。
企業每天都在努力與客戶溝通,但許多行銷工具往往面臨各種挑戰,讓訊息傳遞效果大打折扣。您是否也曾遇過以下問題?